君陈:王曰:辟以止辟,乃辟。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
蔡沈曰:刑期无刑,刑而可以止刑者乃刑之。狃于奸宄与夫毁败典常、坏乱风俗,人犯此三者,虽小罪亦不可宥,以其所关者大也。
臣按:圣人之制为刑辟,非故用此以张其威、罔其民也,盖立为刑辟使人知所避而不犯,则无犯刑辟者矣,此所谓辟以止辟也。详谳之际,人之真有所犯者则必决然而不宥焉,其罪虽小不可不为之惩,不为之惩则必有仿而为者于其后矣。吁,惩之于细则大者不作,戒之于光则后者不继,惩一人以惧千万人,戒一事以遏千万事,圣人之虑远矣,圣人之心仁矣,彼以姑息为仁者,真不仁者也。
吕刑: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
蔡沈曰:事在上刑而情适轻则服下刑,舜之宥过无大,康诰所谓大罪非终者是也;事在下刑而情适重则服上刑,舜之刑故无小,康诰所谓小罪非眚者是也。臣按:穆王训刑,此二句远宗乎虞廷之典,近法乎武王之诰,非无征之言也。先儒以为罪莫大乎杀人,然所杀奴婢也,非适轻乎?罪莫轻于骂詈,然所詈父祖也,非适重乎?是故原情以定罪,而不拘于一定之法。
其刑上备,有并两刑。
蔡沈曰:
其刑上备,有并两刑者,言及其断狱之书当备情节,一人而犯两事,罪虽从重,亦并两刑而上之,言谳狱者当备其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