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国青唐
编辑
唐乾符四年(877年),吐蕃王朝解体,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割据势力。10世纪中叶,河湟一带的吐蕃首领想利用作为活佛赞普及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壮大自己的势力,希望找到一位赞普后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12岁的唃厮啰被商人何郎业贤从高昌磨榆带回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市),随后又被河州大姓耸昌厮均移居移公城(今甘肃省夏河县),不久被李立遵劫持到宗哥城(今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尊为赞普,李立遵为论逋(相当于宰相)。
唃厮啰成为赞普后,河湟一带吐蕃诸部纷纷归附。但是李立遵得意忘形,骄奢淫逸,部众开始离析。宋天圣元年(1023年)至宋天圣二年(1024年)间,唃厮啰率众迁移至邈川(今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以当地首领温逋奇为论逋。宋明道元年(1032年),温逋奇发动政变未遂,唃厮啰将都城迁到青唐城。至此,唃厮啰国被认为立国,是安多地区的第一个藏族政权,并成为原吐蕃土地上最大的政权。
臣属宋朝
编辑
宋明道元年八月二十二日(1032年9月29日),宋仁宗封唃厮啰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并给以优厚的俸禄。
宋景祐二年(1035年),唃厮啰国击败了西夏雄主李元昊的入侵。
宋康定二年(1041年),宋仁宗又封唃厮啰为“检校太保充保顺、河西等军节度使”,与其同盟抵抗西夏。此后,唃厮啰的子孙继承人董毡、阿里骨、瞎征、陇拶、溪赊罗撒等,世代均曾接受北宋封诰。
与宋朝冲突
编辑
宋熙宁五年(1072年),王安石为宋宰相后,一改联合唃厮啰国反对西夏的方针,转而希望通过征服唃厮啰国作为跳板进攻西夏。宋军在王韶的率领下于该年占领唃厮啰国熙河地区,这迫使唃厮啰国与西夏联合,出兵攻打北宋的河州,杀其守将。
宋元丰五年二月二十一日(1082年3月23日),北宋被迫与唃厮啰国媾和,进封其主董毡为武威郡王。
宋绍圣三年(1096年),瞎征继位后唃厮啰国乱。宋元符二年(1099年),北宋乘唃厮啰国乱之机,派王愍、王赡进攻唃厮啰国,瞎征及其继任者陇拶相继投降北宋。但是北宋无力控制当地,次年便被迫撤军,封陇拶继任者溪赊罗撒为“西平军节度使、邈川首领”。宋崇宁二年(1103年),北宋再次出兵,灭溪赊罗撒,先在当地扶植傀儡政权。
投降归宋
编辑
宋崇宁三年(1104年),北宋结束唃厮啰国祚;宋政和六年(1116年),唃厮啰全境改为北宋的陇右都护府。
北宋在濒临崩溃前夕两度占领河湟。仅维持了20年统治。宋宣和七年(1125年)以后,金兵大举南下,宋朝江山危在旦夕,无暇西顾,由陕西经制使钱盖寻唃厮啰血统封立,以图为之守边。有益麻党征者,是为陇拶之弟。“素为国人信服”,遂命其为“措置湟都事”,赐名赵怀恩,这是北宋在河湟的最后一名命官。宋绍兴元年(1131年),金人占河湟。宋绍兴四年(1134年),赵怀恩“弃离部族田宅,驱携老小”来到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投附南宋。宋绍兴二十三年七月初六日(1153年7月28日),赵怀恩由熙州观察使改授“鼎州观察使,充成都府路兵马钤辖”,至死亦未再回到河湟。唃厮啰政权及其后人在河湟地区百多年的统治从此结束。[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