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世界杯主题曲_世界杯4强 - dajimy.com

說起毛主席的革命戰友,賀子珍絕對是其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的一個。

從毛主席剛上井岡山到萬裏長征,賀子珍陪著毛主席走過了一生最為艱險的階段。

而後人對於賀子珍很多都想的是毛主席的伴侶,之後才是革命戰士。

事實上,與毛主席家人一樣,賀子珍家族為革命同樣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坊間就一直流傳著「賀氏三姊妹」的說法。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史籍上提到更多的是「賀氏三傑」也即:賀子珍、賀敏學、賀怡。

但其實,賀子珍這一代一共有五個兄弟姐妹,那麽為何另外兩位多數不提呢?

其實,其中還隱藏著兩件令人心酸的往事。

賀家革命史、毛主席與賀子珍喜結連理

賀家的革命史並不是從賀子珍開始的,而是從賀子珍的父親賀煥文和母親溫吐秀開始的。

賀煥文生活在晚清時期,自小接受過傳統教育,也在科舉的路上取得不錯的成績。

但晚清的腐朽讓這位有著報國心的知識分子心灰意冷,不願與腐朽同流合汙的他於是選擇回到永新老家,與妻子溫吐秀過起平靜的生活。

為了生活,賀煥文進入縣衙當起師爺,想著就幫人寫寫狀紙。

可他不願同流合汙的性格讓他很快得罪了一些勸歸,甚至因此鋃鐺入獄。

妻子溫吐秀為了救他幾乎花光家中積蓄,最終才把他從牢獄之災中撈了出來。

賀家也因此家道中落,但這也更讓賀煥文意識到舊社會的黑暗,心中對新時代的渴求更甚。

溫吐秀一共為賀煥文生下五個孩子,即賀敏學、賀子珍、賀仙圓、賀敏仁。

隨著長子賀敏學逐漸參加革命,賀煥文非但沒有阻止兒子做這種要掉腦袋的事情,反而拿出所有家當支持。

此外,賀煥文也沒有封建家長那樣的腐朽思想,他非常重視孩子們的教育問題,這也是之後孩子們相繼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原因。

到毛主席上井岡山前夕,賀煥文的家產已經所剩無幾,他只在永新經營著一家茶館為生。

而在賀煥文的教導下,賀敏學、賀子珍和賀怡都相繼參加了當地的農民革命運動。

1927年,永新當地成立了中共縣委,賀子珍與賀敏學、賀怡都成為縣委委員。

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後,三人都遭到當地國民黨勢力的通緝,當時賀子珍恰好在外逃過一劫。

得知革命同誌被抓捕後,賀子珍聯絡當地農村自衛隊袁文才等發動永新暴動,順利救出被捕同誌。

但國民黨的勢力很快反撲,賀子珍等於是上井岡山,賀子珍也因此成為井岡山上第一位女戰士。

很快,毛主席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也來到井岡山,袁文才等人一開始擔心毛主席「見面不如聞名」,於是讓賀子珍與毛主席先接觸。

這一番接觸下來,賀子珍就見識到了知識淵博的毛主席,深深為毛主席的個人魅力折服。

在毛主席、朱德的帶領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就這樣建立起來。

1928年6月,賀子珍與毛主席結婚,開始戰火愛情的十余年。

而賀家兄弟姐妹也在時代的推動下往前走。

賀敏學的貢獻、上海防空

1928年新城戰鬥勝利後,賀敏學擔任永新縣赤衛隊大隊隊長,負責率領赤衛隊參與戰鬥。

當時中國共產黨的武裝力量極為薄弱,往往面對荷槍實彈的敵人損失慘重,賀敏學於是經常采用智取的方式。

在龍源口戰鬥中,賀敏學與袁文才兩人率領赤衛隊提前得知敵人動向,事先埋伏在老七溪嶺的高山密林中。

敵人有著精銳武器並不把赤衛隊放在眼裏,他們以為即使中了埋伏,憑借赤衛隊的那幾桿土槍也造不成大威脅。

賀敏學也清楚這一點,因此在敵人進入攻擊範圍後一直讓人摁住槍,直到看到敵人前線指揮所,才下令快速攻擊指揮所。

很快,指揮所就遭到火力打擊,慌亂之下指揮所的人一通亂指揮,但收效甚微,很快就被赤衛隊打掉。

眼見長官都沒了,余下的敵人也作鳥獸散,龍源口順利大捷。

這是紅軍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湘贛邊界鬥爭也就此拉開序幕。

而賀敏學在其中發揮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也讓毛主席非常認可。

此後,賀敏學就隨紅軍主力下山,陸續轉戰贛西南,為紅軍反「圍剿」做出巨大貢獻。

但他一直淡泊名利,許多戰鬥都是作為副手做出的,再加上種種原因,導致賀敏學這個名字似乎在黨史上出現的頻率極少。

許多典籍上記載更多的反而是賀敏學在建國之後的事情,其中最繞不開的,就是賀敏學擔任上海防空司令部副司令的階段。

那時候,中國的領空時常受到美帝國主義的侵襲,陳毅這位上海市市長在給賀敏學交代任務時就說:

「我們是解放了上海,但上海的領空還沒解放,只是解放了一半。萬一敵人空襲怎麽辦?所以,你們一定要把這個天給我看好,要盡快取得領空權!」

賀敏學從軍多年自然知道制空權對於當時上海的重要性。

畢竟上海初解放,蔣介石還嚷嚷著「共產黨只會打天下不會治天下」,上海經濟必須得到穩定,而要想實作經濟穩定發展,領空就是必須爭取的部份。

可當時賀敏學在這個領域也是新手,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賀敏學本身並不是「巧婦」,又面臨「無米」的情況,自然感到莫大壓力。

好在多年戰鬥的經驗讓他明白,上海面臨的領空壓力大部份都是來自海峽對岸,那麽只要在海峽對岸來到華東的沿途布防,也能取得不錯效果。

於是,他先後在上海、南京、杭州、廈門等一帶進行布防。

如此逐漸等到了蘇聯空軍來華支援,上海的天空也沒出現大的問題。

1988年,賀敏學因病離世。

為姐尋子、賀怡不幸發生車禍

與賀敏學取得的成就相比,妹妹賀怡的結局無疑是令人心酸。

從小跟在哥哥姐姐身邊長大,賀怡同樣有著滿腔革命熱情,她還與毛主席的弟弟毛澤覃結為革命伴侶,只可惜兩人因為時代問題總是聚少離多。

賀怡一生最讓人記住的就是她曾吞金自殺以及為尋毛毛不幸發生車禍。

那是在1940年6月,彼時賀怡作為廣東省委婦女部部長,在國民黨頑固派「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針下開展革命工作。

她如往常一樣準備前往一所學校聯系工作,盡管已經事先警惕四周情況,可她還是在拐角處發現自己被幾個鬼鬼祟祟的人跟蹤。

為了擺脫跟蹤,賀怡於是加快腳步鉆進小巷來到菜市場。

可敵人還是緊緊跟在身後,「怎麽辦?」賀怡思索良久,隨後大喊:

「你們這幫流氓,光天化日下要幹什麽!」

她的話吸引周圍人的註意,看著幾個鬼鬼祟祟的人跟蹤一個年輕女子,周圍人紛紛站出來打算「打抱不平」。

敵人見周圍人包圍過來,索性掏出槍對著空中就是一槍:

「我們是第四戰區司令部的,跟我們走一趟吧賀怡小姐!」

賀怡一聽就知道自己暴露了,她仔細思索自己身上是否帶有機密檔,隨後松了口氣,之後就看向自己手上的戒指。

身上沒有秘密,但賀怡擔心自己被作為人質要挾,也擔心敵人酷刑下自己克制不住身體的軟弱,為保住秘密她果斷將戒指吞了下去。

很快,賀怡就胃痛如刀絞,豆大的汗水從額上冒出,昏了過去。

敵人見狀只能將賀怡的「屍首」帶了回去,沒想到的是賀怡並沒有死,她奇跡般地活了過來。

而周恩來也得知了賀怡被捕,於是迅速開展營救,最終將賀怡救了出來。

暴露的賀怡不能再留下,她輾轉下來到了延安見到毛主席。

在經過胃部份切除治療後,賀怡再度恢復過來,轉身又投入革命鬥爭中去。

新中國成立後,賀怡被任命為江西省吉安地委組織部部長。

彼時賀子珍已經帶著毛岸青和李敏兩個孩子從蘇聯回來,毛岸青和李敏都先後回到毛主席身邊,但賀子珍不願去北京,她住在上海。

身為賀子珍的妹妹,賀怡於是想到幫姐姐找到毛主席和賀子珍的第一個兒子毛毛,此時距離毛毛走丟已經20年。

賀怡剛到廣東出差,就在當地找到古柏烈士的遺孤古一明,這也讓她對找到毛毛信心大增。

她火速與中共地委請了假就趕往贛南,考慮到當地交通不便,地委給賀怡配了一輛中型吉普車。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賀怡在吉安發生車禍。

原來,賀怡一到吉安就被當地特務盯上,特務一直等到夜裏才動手,賀怡乘坐的吉普車被特務駕駛的汽車撞向大橋,賀怡當場犧牲。

訊息傳到毛主席和賀子珍身邊時候,兩人都非常後悔,認為賀怡是為了自己才犧牲的。

幺妹賀仙圓、被誤殺的小弟賀敏仁

與上述「賀家三傑」不同,賀子珍的幺妹賀仙圓的犧牲令人悲痛。

那是發生在1927年,永新暴動前夕。

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太突然,這導致許多同誌被捕,當時賀仙圓尚未正式參加革命,這也讓她僥幸躲過敵人抓捕。

但在耳濡目染下,賀仙圓同樣有著強烈的革命熱情,眼看著革命同誌被捕,賀仙圓挺身而出負責為赤衛隊送情報。

敵人的清鄉行動中發現了賀仙圓,他們將賀仙圓與朱毛和賀子珍聯系在一起,紛紛認為這是一份大功勞。

但當時賀仙圓與朱毛的聯系並不深,賀仙圓並不知道多少黨內機密,敵人見撬不開嘴於是對她進行慘無人道的折磨,甚至將她的雙眼挖了出來。

飽經折磨後,賀仙圓不幸犧牲。

與賀仙圓又不同,賀敏仁是死在自己人手中的。

每當談起這件事時,賀子珍總以「革命大義大於一切」來安慰自己。

那是發生在1935年的長征路上。

賀敏仁生於1918年,參加革命時才不到13歲,是名副其實的「娃娃兵」。

姐姐是賀子珍,又是毛主席的小舅子,這也讓不懂事的賀敏仁有種「皇親國戚」的感覺。

再加上長征路上一路艱苦,年幼的賀敏仁不免有自己的情緒,這也讓周圍人對他有些意見。

紅軍隊伍到達藏民居住地區後,曾再生強調嚴守民族政策,結果這時候就傳來了賀敏仁盜竊1000銀元的訊息。

師部聽說這件事後將賀敏仁抓了起來,還說要槍斃他。

賀敏仁在師部大喊冤枉,他只是拿了百十個銅板並沒有盜竊1000銀元。

他懇請一個老鄉幫自己寫信給姐姐賀子珍,讓姐姐救他一命。

他所在團部也主張給毛主席打電報征求指示,可當時紅軍正在大轉移中,通訊極為艱難,等到電報發出去已經過去幾天。

師部政委認為紅軍剛到藏區,必須維持紅軍鐵的紀律,要求馬上執行槍決。

在中央回復電報上指示緩期執行時,賀敏仁已經被槍斃。

後來經過調查發現,賀敏仁確實犯下錯誤,但他只是拿了一百多個銅板。

而周圍人看不慣他故意誇大,最終釀成慘劇。

事後賀子珍曾想過是否是有人與她為難,但她又想到當時紅軍的處境,內部矛盾時常發生,為維護紅軍團結,賀子珍只能咽下悲傷。

她一一給親人寫信,勸慰親人將痛苦埋在心底。

賀家為革命做出巨大貢獻,井岡山的創立離不開賀家的幫助。

毛主席能夠在那樣動蕩的年代堅守自己的本心,為後來領導革命同樣離不開賀子珍的協助。

在那樣一個舊時代,能夠以堅定意誌進行革命,這本就是一件偉大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當時有這麽多革命先輩前仆後繼,才有了後來的新中國,才有了如今的美好生活。

參考資料:

王行娟 賀子珍之弟長征中被槍斃

李孔正 賀怡之死

賀子珍的兄弟姐妹:兄妹53各自的情況介紹 探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