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贄:
《尚書》曰:五玉,三帛,二牲,一死,贄。三帛,諸侯世子執纁,公之孤執玄,附庸之君執黃。二牲,卿執羔,大夫執雁。一死,士執雉。玉帛,生死所為以贄以見之。
2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贄:
《儀禮》曰:士相見之禮:摯,冬用雉,夏用腒;下大夫相見以雁,飾之以布,維之以索,如執雉;上大夫相見以羔,飾之以布,四維之結於面,左頭如麛,執之如士相見之禮。
3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贄:
《周禮·春官上·大宗伯》曰: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穀璧,男執蒲璧。鄭玄注曰:鎮,安也。蓋以四鎮之山為琢飾,圭長一尺二寸。公,二王后及王之上公。雙植謂之桓。桓,公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信當為身。身圭、躬圭,蓋皆象以人形,為瑑飾文,皆長七寸。谷,所以養人。蒲為席,所以安人。二玉或以谷為飾,或以蒲為瑑飾,璧皆徑五寸。不執珪者,未成國也。以禽作六摯,以等諸臣。執之言致也,所執以自致。孤執皮帛,卿執羔,大夫執雁,士執雉,庶人執鶩,工商執雞。皮帛,束帛也。表以皮為之飾,虎豹皮也。帛如今璧色繒也。羔,小羊,取其群而不失其類也。雁,取其候時而行。雉取其守介而死,不失其節。鶩取其不飛遷。雞取其守時而動。
4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贄:
《禮記·曲禮下》曰:凡贄,天子鬯,諸侯圭,卿羔,大夫雁,士雉,庶人之贄匹,童子委贄而退,贄之言至也。天子無客禮以鬯為贄者,所以惟用告神為至也。童子委贄而退,不與成人為禮也。說者以匹為鶩也。野外軍中無贄,以纓拾矢可也。非為禮之處,用時物相禮而已。纓,馬縏纓也。拾謂射韝。婦人之贄,梖、榛、脯、脩、棗、栗。
5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贄:
《春秋·莊公》曰:哀姜至,公使宗婦覿,用幣,非禮也。御孫曰:「男贄,大者玉帛,公、侯、伯、子、男執玉,諸侯、世子、附庸、孤卿執帛。小者禽鳥,卿執羔,大夫執雁,土執雉。以章物也。章所執之物別貴賤。女贄,不過榛、栗、棗、脩,以告虔也。」榛小,栗、修、脯虔,敬也。皆取其名以示敬。
6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贄:
又《定公下》曰:公會晉師於耳。范獻子執羔,趙簡子、中行文子皆執雁。魯於是乎始尚羔。禮:卿執羔,大夫執雁。魯則同之。今始知執羔之尊也。
7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贄:
《穀梁傳·莊公》曰:大夫宗婦覿,用幣。宗婦,同宗大夫之婦。覿,見也。禮:大夫不見夫人,不言及,不正其行婦道,故列數之也。男子之一贄,羔、雁、雉、腒;贄所以至者也。上大夫用羔,取其從群,帥而不黨也。下大夫用雁,取其知時,飛翔有行列也。士冬用雉,夏用腒,取其耿介,交有時,別有倫也。腒,臘也。雉必用死,為其不可生膳也。夏用腒,備腐臭也。婦人之贄,棗、栗、腵、脩。棗,取其早自矜莊。栗,取其敬栗。腵脩取斷斷自修整。用幣,非禮也。用者,不宜用者也。大夫,國體也,國體謂為君股肱。而行婦道,惡之,故謹而日之也。
8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贄:
《公羊傳·莊公》曰:戊寅,大夫宗婦覿用幣。宗婦者何?大夫之妻也。覿者何?見也。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不宜用幣為贄也。見用幣,非禮也。以文在覿下,不使赍見,知非禮也。然則曷用?棗栗云乎?腵脩云乎?
9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贄:
《禮記外傳》曰:王者朝臣,諸侯之朝臣,非南面之尊,地不成國,德不比玉,故不執玉。孤卿執皮帛。虎豹之皮與束帛。天子之孤卿,少師、少傅、少保。卿執羔,天子六卿,即諸侯之上大夫,羔取其不亂群。大夫執雁,雁飛有行列。士執雉。雉性剛,有死節。夏執乾雉,餘三時皆執死雉。工商執雞,雞司而鳴。庶人執鶩。鶩,家鴨,不遠飛,庶人不出鄉。諸侯太子非天子所命者,有列會之事,則執皮帛,繼子男之下。婦人初見舅姑,執榛、栗、棗、脩。脯棗進于姑,榛栗進于舅也。執贄幣相見,相敬也。
10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贄:
《白虎通》曰:臣見君,有贄者何?贄者,質已之誠。王者緣臣子心,以為之制,差有尊卑,以副其意也。公侯以玉為質。玉者,取其燥不輕,濕不重,明公侯之德全也。卿以羔為贄。羔者,取其群而不黨。卿職在盡忠,率下不黨。大夫以雁為贄者,取其飛成行列。大夫職在奉命適四方,動作當能自正,以事君也。士以雉為贄。雉者,取不可誘之以食,脅之以威,必死不可畜。士行耿介守節也。又曰:公執玉,取其暢達也。卿執羔,取其跪乳有禮也。《書》曰:五玉,三帛,二牲,一死,贄。又曰:至正月朔日,乃執贄而朝賀。正月何?歲竟氣改,興新長相保,重本正始也。群臣贄賀,其君父之。
11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贄:
《五經異義》曰:謹按《周禮》說五玉贄,自孤卿以下執禽,尊卑有差也。禮不下庶人,工商又無朝儀,五經無朝義,五經無說庶人、工商有贄。
12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贄:
《穆天子傳》曰: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珪玄璧以見西王母,執贄致敬。獻錦組百純。
13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贄:
《說苑》曰:鶩無他心,故庶人以為贄也。